在这位老人的身上,更多闪烁着执著于科技与金融相结合专业之能力、敬业之精神。近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大会隆重召开,冯冠平先生摘得科技市长奖,这是对他一直以来在促进科技与金融相互结合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和成绩的肯定。证券时报网“财苑社区”(cy.stcn.com)有幸请到冯冠平做客,围绕科技与金融相互结合的投资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创业板吸引
资本投入实体作用大
谈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就绕不开创业板,国内创业板自成立以来就秉承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的使命和责任。在创业板满三周年之际,我们也将创业板在承接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方面表现如何的问题抛给了冯冠平。
“我给创业板打65分吧!”相比于目前社会上对创业板较多的负面评论,冯冠平给出了一个中等偏上的评价。在冯冠平看来,对于国内创业板的评价要一分二地看待:一方面要肯定创业板对促进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近年来的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创业板的创富效应使得很多人愿意把钱投到创业投资领域。由此,对于吸引大量资金投入到企业实体,创业板起到很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与金融对接;另一方面,创业板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和美国纳斯达克相比,国内创业板没能真正起到作用,某种意义上只是中小板的翻版。另外,正是因为创业板的财富示范效应,不少投资者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在投资中纷纷瞄准Pre-IPO项目。事实上,投资这类企业对于科技进步以及金融对接来说作用不大,最终形成了后来出现的全民PE问题,推高了行业泡沫。
就当前创投行业从狂热到“猫冬”的转变过程,冯冠平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举例说,回顾国内创投行业的发展历程,行业有高潮有低谷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过程。事实上,在2000年前后,国内创投行业曾经掀起过一个高潮,许多资金扎驻于创投行业,押宝创业板推出。然而,随后由于创业板难产,创投行业一遍哀鸿。
在冯冠平看到,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而且所谓的猫冬主要是针对投资Pre-IPO的资金,投资Pre-IPO就与二级市场的PE密切相关。二级市场的PE高,就说春天到了;二级市场PE低,就说猫冬时代到了。他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投机心理,对于风险投资这样一项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的工作来说,是很不好的现象。
“我接待的一些国外投资机构代表团,很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国内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做风险投资比比皆是。”冯冠平认为,这个过程的转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也有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因素。
经济不景气倒逼资金投向早期
在创投行业内的不少场合,冯冠平一直呼吁,要砍树,也要种树。这个比喻的意思是创业投资要投资获利,自然要砍树尽快获得利益,但同时也应该在砍树的同时去种树,愿意去培养一些未来可能长成大树的项目。这里的砍树就是指Pre-IPO项目,种树则是指早期项目。
冯冠平始终认为,无论是投资早期项目,还是投在后期Pre-IPO项目,都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对于资金的投资阶段并无意做何评价。但就他的理解和经验来看,投资早期项目挣的钱绝对比Pre-IPO要多,所以主张更多的人要去种树。不过,现实情况则是,出于对利益的追逐,投资早期项目的资金还是偏少,国外基金愿意投资早期项目则比较多。
然而,随着形势变化,上述情况也出现了一些好的迹象。冯冠平表示,随着近年来对于Pre-IPO的疯狂追逐,能砍的树基本砍得差不多了。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原因,不少投资Pre-IPO项目上市存在问题,对于这些资金的出路问题也有了不确定性因素。“上述原因促使一些资金开始转向投资早期项目,不管原因是什么,这都是一个好现象。”冯冠平说。对于创投行业是否应该加强统一监管的话题,冯冠平持赞同态度,认为监管主要应该从防范行业风险等层面考虑。另,纳入监管的同时也应该考虑给予更大的扶持,比如税收优惠等。
天使投资要浑水里摸大鱼
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位置上退休的冯冠平如今将更多精力投向天使投资,目前管理着一个三亿元左右规模的天使基金。对于天使投资,冯冠平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做天使投资的人就像水里看鱼,看这条鱼能不能长大。另外在清水里面能看鱼不是投资者的本事,真正的本事是在浑水里摸到大鱼。在浑水里摸到大鱼的前提,就是要在浑水里就能看清哪条鱼能长大。”因此,冯冠平主张,鼓励创业者把水搞浑,而投资者的职责就是浑水中去发现大鱼并且摸到大鱼。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冯冠平主要想说明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投资一定要有前瞻性,这个是对风险投资是最重要的。投资Pre-IPO的项目没有什么前瞻性,无非押宝这个企业能不能上市,并没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风险投资者的真本事发挥不出来;第二,做天使投资的人不光是投资者,同时还是创业者。在天使投资的过程中,要帮着你投资的人一起创业;第三,天使投资是国家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最佳方式,现在业内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这一方式,并且政府也在大力提倡,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国家的天使投资会取得成功。